这几年印象中有两部出彩的主旋律电视剧,一部是人民的名义,一部是狂飙。大家都知道命题作文不好写,写浅了观众不愿意看,写深了观众看不到。在这种夹缝中能有这样的作品难能可贵。
《狂飙》播放时引发了一股热潮,观众似乎对高启强这个人产生了共情。原因无外乎是演员演得好、角色饱满等等,但我想这些大概也只是出现在前面的部分,就是蜕变的那个阶段。与之对比,安欣的角色似乎并不能让人安心。他似乎飘在空中,无论是书中还是电视剧中,安欣似乎只有工作,没有生活,甚至我们都不知道他下班后住在什么地方。本来最后还有一段热血劝降杨健、涛的戏码,电视剧莫名变成了徐忠来做,把本就不立体的安欣形象雪上加霜。
典型的建置、冲突、结局三慕式的结构。书给人的感觉是以高启强为主线,但又并行着安欣这条线;而电视剧给人的感觉是想以安欣为主线,并行着高启强那条线。这从演员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来,但没想到观众看到的仍然是高启强是主线。想来可能很简单,安欣这个角色没有突破,看不到亮点。无论是书中还是电视剧中,没有突破的角色还有很多。比如大嫂陈书婷,其实蛮莫名其妙的。比如程程,才华和专业能力只能是嘴说,做的全都是阴谋诡计。和诸如《黑冰》之类的作品比较,《狂飙》还不够狂飙。当然真的狂飙了,也就飙不起来了。如果没有电视剧在前,《狂飙》这本书也就是普通的一本小说。而电视剧因为某几个演员的出色,硬生生地飙了起来。无论是何种原因,我更倾向于这部作品没有细细的打磨,尤其是小说心理描写极度缺乏。总体来说,《狂飙》的电视剧有亮点,第一幕表现出色。《狂飙》书,就算了。结合一下吧,第一幕看电视剧,第三幕看书,第二幕看书和看电视剧都可。三幕其实也很好区分,不论是书还是电视剧都泾渭分明。书还给这三幕取了名字:暗流、风浪、平静。这样中和一下,也许会给你更好的感官享受,稍微弥补一下不完美的缺憾。
对了,多说一句,如果说高启强这个角色演绎的很好,我个人认为李宏伟这个角色演绎的更好,这纯属个人偏见。
好,本期就到这里。谢谢!